网站管理
|
加入收藏
|
设为首页
今日是:
新闻正文
弘扬劳模精神要从打造“最美”做起
2019-08-07  作者:周永祥
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国家的富强、社会的进步、民族的振兴,不仅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创造,也要靠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的引领”。纵观近年来各级评选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,无论是在生产一线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产业工人,还是科技创新的重大贡献者,无论是下岗再就业的勤劳奋斗者,还是率领企业崛起的管理者,在他们身上,无一不体现着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。他们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美梦想,用生命的倾情投入去谱写劳动的最美乐章,用无私的奉献去展现劳动者的最美境界,因而,他们也是广大劳动者“最美”的化身。为此,笔者以为,弘扬老模精神,要从打造“最美”做起。

打造最美,勤勉是基础。研读各类劳模,他们特长、优点各弃,但有一个共同的习惯,就是勤奋好学、勤勉工作。他们是真正的聪明人,他们干任何事都肯下“笨功夫”。我国新文化运动领导人胡适说过:“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,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,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。”国学大师钱穆也说:“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,诀窍无他,都是能人肯下笨劲。”审视我们身边每一位成功人士,无一不是像钱穆说的那样,肯下笨劲,常下笨劲,会下笨劲。在这些人身上,“笨”其实是“最美”的真实体现。这就是弘扬老模精神应从打造“最美”做起的首要条件。

“干就争一流”,是各级劳模的又一共同特点。一个人无论干什么,如只满足于守时撞钟、得过且过,那永远不会触摸到劳动的真谛,也永远不能成为社会的“创客”。而在各级劳模看来,干好本职仅是本分,必须有更高的境界,不断地创新创造。他人畏难的工作他们从不躲闪,他人敷衍的责任她们从不推诿.他人碌碌无为的陋习他们敢去打破,他人因循守旧的做派他们敢于挑战。这就是弘扬老模精神应从打造“最美”做起的事实依据。

最美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、善始善终的过程。在成绩面前,劳模们说得最多的是:脚下永远是新的起点。他们不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,不为自己的一点贡献而骄傲自满,不为自已的一点资本而讨价还价,不为自己的一点委屈而朝秦暮楚,而是一如既往,矢志不移,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,再接再厉,无私奉献。这就是弘扬老模精神应从打造“最美”做起的有力佐证。

打造最美,必须立足实际,顺势而为。真正优秀的人懂得:只有主动适应环境,积极创造环境,才能迈向成功。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有些人总埋怨环境不好,这也看不惯,那也不满意,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,把自己搞得心灰意冷、心烦意乱,既不利于工作,也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。同样的环境,同样的起点,别人为什么能成功?毛泽东同志说过: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,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。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,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,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。”还应多从自身找原因,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,要正心态,驱浮躁,学先进,重实干,从内心深处崇尚先进,养成追求最美的自觉。

打造最美,必须立足岗位,诚实劳动。“最美”与耍奸使滑、投机取巧无缘。向最美出发,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的本职工作做起,把爱岗敬业、苦干实干、精益求精、遵章守纪内化于心,外化于形,规范化,常态化,一步一个脚印,一步一个台阶。“最美”不会信手拈来,也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在日复一日平凡甚至琐碎的工作中,只有目标明确,信心坚定,永不懈怠,不断进取,才能创造“最美”,彰显人生风采。“最美”并不遥远,人人皆可最美。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,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:我们的岗位虽然平凡,但只要有梦想、有追求,同样可以创造幸福,享受快乐。别人能做到的,我也能做到。大家都有这种不甘人后、脚踏实地的精神,学先进必将蔚成风气,当先进必然水到渠成。当我们把打造最美作为一种常态、一种自动化、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时,最美便成了我们的习惯;当最美融入我们的血液,化为我们的习惯,成功便与我们永远相随,“劳模”的桂冠即指日可“戴”了。


上一条:管“闲事”的老母亲

下一条:归整工会档案 提升管理水平